马上就加载好了...

五问人工智能:这一轮人工智能有何不同?

by on Mar 10 , 2023 , under 知识管理, 观点 , 157 views , Leave a Comment

2023年,人工智能因为ChatGPT又火了一把。记得上一次谈人工智能还是2017年,转眼6年过去了!这一次,把过往的一些知识,再结合一些最近的案例,分享给大家。(共5篇)

rengongzhineng

人工智能经历了3次热潮

第一次,1962年,IBM的阿瑟·萨缪尔开发的西洋跳棋程序战胜过一位盲人跳棋高手。公众惊呼“智能机器威胁论”,没过几年,人们就习惯了计算机会下简单的棋类。

第二次,1997年IBM的深蓝在国际象棋上战胜卡斯帕罗夫,全世界的科技爱好者奔走相告。没过几年,国际象棋程序就变成普通的计算机应用。

第三次,2016年,AlphaGo在围棋上大战李世石,再一次引发了人工智能的热潮。

那么这一次呢?有什么不同?

深度学习携手大数据引领第三次AI热潮。

语音识别系统在近年来突飞猛进,技术上只有一个原因——深度学习! 今天,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者,几乎无人不谈深度学习。很多人甚至高喊出了“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口号。

深度学习能够大展身手的两个前提条件——强大的计算能力和高质量的大数据,这两个都是在2010年前后逐渐步入成熟的。从根本上来说,深度学习和所有机器学习方法一样,是一种用数学模型对真实世界中的特定问题进行建模,以解决该领域内相似问题的过程。

什么是深度学习?

确实,第三拨人工智能热潮,绝大部分功劳要归于深度学习!那么,深度学习究竟是何方神圣?

我们要追溯到它的核心计算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早在通用计算机问世前的1943年,神经科学家就提出了一种大胆假说,描述了人类神经节沿着网状结构传递和处理信息的模型。这一假说一方面被神经科学家用于研究人类的感知原理;另一方面则被计算机科学家们借鉴,用于人工智能的相关研究,后者也被学术界称为人工神经网络)。经过不断的发展,人们提出了多层人工神经网络的设想,这种基于多层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模型后来被人们称为“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类似人类大脑,由一个个神经元组成,每个神经元和多个其他神经元连接,形成网状。单个神经元只会解决最简单的问题,但是组合成一个分层的整体,就可以解决复杂问题。
简单地说,深度学习就是把计算机要学习的东西看成一大堆数据,把这些数据丢进一个复杂的、包含多个层级的数据处理网络(深度神经网络),然后检查经过这个网络处理得到的结果数据是不是符合要求——如果符合,就保留这个网络作为目标模型,如果不符合,就一次次地、锲而不舍地调整网络的参数设置,直到输出满足要求为止。

举个例子,人工智能如何识别猫:科学家只是把图片大量“喂”给计算机,让计算机输出标签——是猫或者不是猫。在识别猫的神经网络中有无数的通路,每个通路都会输出自己的结果,如果答对了,就会给这条通路加权(可以理解成亮绿灯);答错了,就降低权重(可以理解成亮红灯)。经过足够多的尝试,如用10万张各种猫的图片做测试之后,那些得到加权的神经通路就组成了一个识别装置(一组复杂的函数联结)。然后在没有科学家告诉它识别结果的情况下,也可以识别出新的图片中的猫来。训练数据越多,这个函数集合就越复杂但也越精确。

所以对人类而言,机器学习往往在自己的“内部”形成一个“黑箱”。现在我们认为拥有人工智能的那些系统,它们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了黑箱的特点,虽然从理论上它们内部的运算步骤仍然可以追踪,但由于计算量的巨大,使这种追踪实际上很困难甚至不可能。于是,我们真的感觉它们有智能了。当然啦,也有人警告这种超越人类理解的黑箱会带来危险,因为我们不知道机器如何思考,是否产生了危险思维。不过更多时候,深度学习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沙发竟然还没被抢!


赶快说点什么吧!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