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加载好了...

梦圆台湾游记之醉在一页台北

by on Oct 11 , 2011 , under 旅行摄影 , 1,014 views , 3 Comments

2011年9月底,梦寐以求的台湾游终于成行,恰逢今年是辛亥革命百年(民国100年),在这个时候踏上宝岛实在幸运!我们花了八天时间走遍了台湾岛,所有的县都走到了,该感受的都感受了,现在愿意与各位分享途中的所见所闻和些许感想!

还记得那部电影《一页台北》吗?从诚品书店到师大夜市、从天上的天桥到地下的捷运,展现从来未曾领会过的台北城市之美。如今,这样的场景就原汁原味的展现在我的面前。台北是台湾最繁华的城市,不过这里与大陆的城市不同,因为台湾的特产是人情,正因为这份人情,台北的感觉特别好,所以我本人也计划在未来单独再去台北过上几天。建议有计划去台北的朋友看看《一页台北》噢,先感受起来!

作为城市的硬件,这里的建筑、设施都跟大陆的城市没什么区别,甚至比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还不如。不过,你倒是可以在街头感受到浓浓的“日本味”,因为这里的建筑、格局、风格等跟日本差不多,一方面是因为台湾日化确实比较严重,第二方面是因为台湾跟日本地形差不多,都随时面临着地震和台风的威胁,所以在建筑上也类似。

政治

整个台湾,只有在台北的少数地方能感受到政治。

台北毕竟是台湾的中心,所以一到台湾就感受到了浓浓的政治气息,据说平时台北还是很生活的,正巧今年是中华民国建国100周年,过几天又是双十节,所以这几天大街小巷都挂满了国旗,我怎么能当做没看到呢?绝对不可以。

高度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高度,台北也不例外。

台北101是台北乃至台湾最高的建筑物,也是唯一的高建筑,属于一枝独秀的那种,台北其他的建筑至少都比它低上2/3吧!台北101还是目前世界第二高楼,也许有人要问台湾这种多地震、多台风的地方也敢造高楼?这就是台湾人民牛逼的地方,101的地基很深,且在88至92楼挂置一个重达660公吨的巨大钢球,利用摆动来减缓建筑物的晃动幅度,这也是全世界唯一开放游客观赏的巨型阻尼器,更是目前全球最大之阻尼器。

交通

一个城市的幸福指数,就写在它的市民的脸上。

这是台北的清晨,它的街道很窄(因为台北比上海早发展30年),但不管是机动车还是行人都非常遵守交通规则,即便出现了堵车也不会烦躁,在这些点上,大陆人民的素质真是没有可比性啊。另外,台北的街道非常非常干净,干净到你都不好意思随便丢垃圾!这的确是一个适合居住的城市!

台北人最喜欢的交通方式就是机车(摩托车)了,这点相信大家在电影里也已经见识过了,大街小巷都是机车一族,令人惊讶的是,他们的机车停在街上都不用锁!因为他们在买机车的时候都买了保险,如果机车在两年内被偷掉的话保险公司可以再给一辆新的!我靠,和谐是挂在嘴边的吗?不!和谐是藏在机车里的!

整个台湾只有上海那么多人口,所以即便是在台北这样的城市也不会拥挤,你看看这辆空荡荡的公交车就知道了!台北的公交车都是无人售票车,要下车的话必须自己按铃,否则是不会停车的,这种种人性化的设计让人感觉很贴心,也不用司机大声喊话“xxx站有没有人下车啊,没有不停了啊!”,噢,对了,台北人说话都比较小声,不会大声喧哗,要是你在台北街头大叫,我相信你的回头率会比林志玲还高的。

台北捷运,也就是我们的地铁,是台北人出行的另一个重要的交通工具(台北人一般不打的士),台北捷运网络也很发达,几乎覆盖了台北全市,线路设计也非常合理,我记得有一条捷运只有1站,就是到新北投的,不浪费资源。台北捷运的班次很多,且运营时间很长,能够满足大部分市民的出行需求,所有线路都要到晚上12点才结束运营。

这是台北捷运车厢内的场景,右边那两个深蓝色的座椅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弱病残专座”,正如你所看到的,即便是没有老弱病残,那些普通人也不会去坐这两个位置,宁愿站着,可见台北的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台北捷运用国语、闽南语、客家话(乡下话)和英语报站,很有意思。

必去之处

至于台北的必去之处,之前的几篇游记中已陆陆续续介绍过士林夜市、士林官邸等,不过台北的景点又何止这些呢?台北市区的主要景点有台北故宫,中正纪念堂,国父纪念堂,台北101,西门町和忠孝东路购物街,士林夜市,市区稍远一些可以去 淡水渔人码头,猫空缆车。

捷运站如何到达各个景点?我做的攻略给大家分享一下:

淡水-新店线停靠的车站:淡水(渔人码头、淡水老街),士林(士林官邸、台北故宫),剑潭(士林夜市),圆山(圆山饭店),台北车站(换乘南港-板桥线),中正纪念堂(中正纪念堂),台大医院(总统府)
南港-板桥线停靠的车站:西门(西门町),台北车站(换乘淡水-新店线),忠孝敦化(忠孝东路购物街),国父纪念馆(国父纪念馆),市政府(信义商圈,台北101)

这就是国父纪念馆了,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而兴建。国父纪念馆门前的广场,是在地面拍摄台北101的最佳位置。两岸人民都在纪念孙中山,我去过南京的中山陵,今日又到了台北国父纪念馆,总算是把孙中山纪念了个遍。

这是国父纪念馆的大堂,中间是一个孙中山的巨像,还有两面中华民国国旗,再两边是两个“机器人”,就是卫兵,一动不动,哈哈。在国父纪念馆一楼还有卖纪念品的,有毛泽东、蒋介石、马英九等人的公仔,值得一买。

这是台北故宫,也叫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是个藏宝的地方,来台湾必须要去台北故宫看看,因为我们中华民国传下来的宝贝几乎全在里面了,别相信什么北京故宫,那里压根没什么宝贝。建筑设计吸收了中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覆盖着米黄色墙壁,洁白的白石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之上,风格清丽典雅。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包括清代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和原热河行宫等处旧藏之精华,以及海内外各界人士捐赠的文物精品,共约70万件,分为书法、古画、碑帖、铜器、玉器、陶瓷、文房用具、雕漆、珐琅器、雕刻、杂项、刺绣及缂丝、图书、文献等14类。博物院经常维持有5000件左右的书画、文物展出,并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种特展。馆内的展品每3个月更换1次,即使这样,要把馆藏68万余件稀世文物逐个展示,至少需要28年的时间。威武吧!!!

台北故宫里的宝贝真的都是稀世珍品啊,可惜不能拍照,所以那些宝贝的照片大家只能网上搜索啦。那个有名的翠玉白菜就在其中,还有东坡肉形石、毛公鼎,是台北故宫的三宝。其实宝贝何止三宝啊,我还看到了小时候课文《核舟记》中的核舟、四库全书、清明上河图、王羲之的快雪时晴贴、苏轼的寒食帖,郭熙的早春图、藏文大藏经、宗周钟、北宋汝窑莲花式温碗、宋定窑白瓷婴儿枕、清高宗夏朝冠、战国龙形佩、春雷琴、如意转心瓶……台北故宫的稀世珍品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中华民国的几千年文化就长眠于此。

台北故宫是中华民族的精髓之所在,来台湾,来台北,必定要一看。没有真正看到的人,无法想象,真的。在台北故宫的地下一层也有卖纪念品的,里面有各式各样宝贝的赝品,还有各种明信片等。

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去成中正纪念堂和总统府,我想这两个地方的政治气氛会更加浓烈吧,算了,留着下次去台北时在光顾吧。

这里是西门町,追星族应该都知道这个地方,据说每个周末这里都会有明星来发布新专辑神马的,碰到明星的几率很高,可惜我还是没碰到,或者碰到了我也不认识。西门町也是台北时尚的地标,在这里你能看到很多新奇,年轻人特别喜欢来西门町,就跟上海的新天地差不多,不过台北的娱乐业发达得多了,想想我们所知道的歌手基本上都是滚石的吧,而滚石的根据地便是台北。可惜去晚了,否则还能看到3D肉蒲团,这里能看到世界各地的电影,没有神马广电总局。

同时,西门町是台北著名的流行商圈,最具特色徒步区是台北第一条专为行人设置的区域,红楼、刺青街、电影街、KTV、万年大楼、万国百货、诚品书店和各式各样的精品小店都可以在西门町看到,是台北民众假日最喜爱的去处之一。 想寻找台北那种感觉的朋友,西门町是你必去之地啊!

接着是忠孝东路商圈,忠孝东路是台北市最贵的地段,如果要做比较的话,那就拿上海的淮海路做比较吧,购物的朋友要看过来了。忠孝东路在东区兴起后,成为购物者的天堂乐园,不论是昭然若揭矗立在忠孝东路上的众家百货公司,或是隐匿在巷弄中的琳琅满目的独特商店,都诉说着东区为台北这城市的消费重镇。

忠孝东路,有一种特别的气氛,让每个人在络绎不绝的人潮中,行走地仍优雅,穿着得流行适切,而这必定是逛街这件事所带来的欢乐感受。台北一半以上百货公司都在忠孝东路上,可惜没有去成信义商圈,否则台北的三大热闹聚集地也算都去过了。

《一页台北》里那对小情侣相恋的地方便是诚品书店。诚品书店跟一般印象中的传统书店迥然不同。一踏进诚品敦南店大门,就可以嗅到书店内附设雅座所飘逸的浓浓咖啡香,伴随着书香,两种香气在空气中奇妙结合,散发出迷人的气息。明亮、开阔的空间,具欧洲图书馆风味的书城,空间对称而有层次,连贯中有区隔,一反传统书店的沉闷与规格化,以沉稳、优雅、温馨的色系,作为其装潢特色,创造出充满人文艺术气质的氛围感受,让每个人一进入诚品书店,就不自觉地轻声细语、放慢脚步。另外,诚品书店是24小时营业的,喜欢看书的人可以去那里看上一个通宵,你可以在那里看到大陆的禁书,太有满足感了!

最后一张,我在国父纪念馆前与台北101的合影。我爱台北。

 

水楼已经盖了 3 层了!

  1. 大台北深度游之北台湾九页 | 王佳冬中文博客 - 关于旅行,关于互联网

    […] 这次的台湾行的重点都放在了台湾北部,可以说是深度游了。上次写过一篇叫做《台北一页》的东东,好吧,这次就台北九页吧!嘿!我把北台湾分成了这九页:信义101、博爱特区、艋舺、平溪线、九份、基隆、北海岸、淡水、北投。总体来说,应该涵盖了大台北吧!(点击可放大图片) […]

  2. 大台北深度游之101情怀 | 王佳冬中文博客 - 关于旅行,关于互联网

    […] 中山公园里拍台北101,五年前我也曾经站在这里这么干过。 […]

赶快说点什么吧!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