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include(/home/wintbros/public_html/wjd.name/wp-content/plugins/wpjam-basic/extends/admin/wpjam-qiniu.php):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home/wintbros/public_html/wjd.name/wp-content/plugins/wpjam-qiniu/wpjam-qiniutek.php on line 23

Warning: include(): Failed opening '/home/wintbros/public_html/wjd.name/wp-content/plugins/wpjam-basic/extends/admin/wpjam-qiniu.php' for inclusion (include_path='.:/opt/alt/php80/usr/share/pear:/opt/alt/php80/usr/share/php:/usr/share/pear:/usr/share/php') in /home/wintbros/public_html/wjd.name/wp-content/plugins/wpjam-qiniu/wpjam-qiniutek.php on line 23
 用户对QQ圈子褒贬不一,QQ的实名路走的很艰难 - 王佳冬中文博客
  马上就加载好了...

用户对QQ圈子褒贬不一,QQ的实名路走的很艰难

by on Apr 23 , 2012 , under 观点 , 445 views , 1 Comment

对于正在内测的QQ圈子,业界人士对此褒贬不一,从知乎上摘录并整理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分享给大家,也好让大家对QQ圈子有个初步的印象。

支持:优质算法推荐人脉

网友A:QQ圈子是基于QQ好友关系、分组名、备注名通过聚合分类算法进行人脉推荐的,这是社交产品常用的推荐方式,而并不会涉及到任何聊天内容、历史操作等个人隐私信息。QQ圈子目前的最大价值在于为用户推送潜在好友,一些小的附加价值包括智能备注等。这一价值已经得到了许许多多试用者的青睐和爱戴。

网友B:QQ终于把它手头掌握的二度好友关系、群成员关系、朋友网班级校友关系、微博听众关系等等所有关系链资源整合到一起了,把用户的社交圈子完整勾勒出来了,一些失去联系的朋友都可以找回来,算是尝到数据挖掘的甜头了。“圈子”展示的正是腾讯最值钱的东西——用户关系链,而且很明显,通过“圈子”现在这关系链已经升级为关系网了。

网友C:绝对是将来腾讯逆天的产品,绝好的体验,再也不用为找不到身边妹子的QQ号而发愁了,一定会因为现女友找到你前女友QQ而发愁了,哈哈。

反对:个人隐私荡然无存

网友A:备注和分组,属隐私范畴(譬如我将不喜欢的人备注为SB,但不想让他人知晓),不论算法如何,不论是不是“匿名,聚合式的收集”,用户都有(至少应该有)权力选择 我自己的备注和分组 存到服务器上,是否 仅用于同步 而不被用于 分析和计算。换句话说,“只是给你保存的,而不是给你用的”。

网友B:抛开QQ是否山寨不谈,几个月前,我测试QQ通讯录,结果发现Pengyou给我推荐了一个同事的老婆,当时我就记得震惊,没想到QQ又前进了一步,立刻关闭微博和朋友,让人无法接受。我有我的判断和底线。但是,如果我发现我的身份在其他产品出现,就违背了我的意愿。要知道,社区就是一个世界,不能跨界,不能穿越。

网友C:备注和分组的信息,我只是为了方便自己使用,而不是为了提供给腾讯用来开发商业权益完全属于腾讯的社交网络 – 腾讯圈子。在使用备注和分组信息的时候,我没有被告知,这些信息将被用作商业用途, 如果我知道腾讯会把这些信息用作商业用途,那么我不会提供这些信息。我不太懂这方面的法律,不清楚我的聊天的内容,我的备注和分组的信息是否属于我的隐私,如果算是隐私,那么我的隐私在对方未征得我同意的前提下,用作商业用途,是否触犯了什么法律。

评论:QQ真的会玩实名社交吗?

相信各位看了以上的这些网友评论之后,即便你没有使用过QQ圈子,应该也能大致地想象得出是个什么东西了吧?QQ通过历史积累和备注和好友关系,计算出了你属于哪几个圈子,这几个圈子有几个人。比如QQ圈子给我建立的圈子就有同事、高中同班、高中同级、初中同级、初中同班、大学同班、大学同级、工作组、学生会,还有若干个未命名的圈子,然后在这些圈子中也出现了很多我并不认识但听说过的人。

我想说,其实如果是人人网,或是开心网做这个圈子产品,我一点都不会惊讶,因为SNS的定位就是实名社交嘛,哪怕是腾讯旗下的朋友网在不牵涉QQ好友关系的情况下做这个产品也很正常。但是,产品都是有基因的,QQ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匿名即时聊天软件,现如今大玩实名牌实在让人有些担心,况且这个产品现在也是毫无用户隐私可言。

当然,话反过来说,任何新事物都需要接受过程的,就如当年SNS让人很不理解,手机实名制让人深恶痛绝,而如今,大家不是都很坦然地接受了嘛?实名的确是互联网的整体趋势,很难说QQ这样做不符合逻辑,而事实告诉我们,其实QQ很早就已经着手在做实名社交了,从一开始的QQ个人中心的好友推荐(是通过QQ群备注智能推荐的)到后来实名制的朋友网、腾讯微博,腾讯正在一步步离实名社交靠近,这次QQ圈子的测试,想必也是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而不是真的为了“测试用户接受程度”。

唯一留下的悬念就是QQ到底何时能真正用上实名这张王牌,个人认为目前时机还不成熟,QQ应该再等等。

 

沙发没了,但板凳还在!

  1. 忆草

    今天有空就来看看你的站

赶快说点什么吧!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