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加载好了...

[整理]一看就懂的金融学第一课(2)

by on Sep 17 , 2018 , under 知识管理 , 276 views , Leave a Comment

“一看就懂的金融学第一课”是长期在我笔记里更新的文档,也是我长期从各处收集金融知识归档的地方,言简意赅,希望能对你有帮助。今天的主题是银行。

gupiao

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的初衷就是维护金融系统的安全稳定,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职能还包括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等。

中央银行实现自己的目标,靠货币政策。

货币多少跟宏观经济状况的好坏关系极大。更重要的是因为货币多少影响利率高低,而利率影响投资,投资则影响总需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手段一般有三个,(三板府):

①存款准备金。就是商业银行存在中央银行的钱。存款比例叫“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简称“准备金率”。

②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钱的利息率。

③公开市场操作。指的是买卖政府债券的市场。当政府财政预算出现赤字的时候,就要发行债券弥补。

银行的业务

存款和贷款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除了存贷款业务之外还有很多业务可以为银行提供资金来源和对筹集的资金加以使用。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监管的放松,表外业务的发展为银行开拓了更大的业务领域。

利率

利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利息量与本金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按年计算则称为年利率。其计算公式是:利息率= 利息量/ 本金x时间×100%。加上x100%是为了将数字切换成百分率,与乘一的意思相同,计算中可不加,只需记住即可。

单利和复利

期限越长,按单利和复利计算的差别就越大。单利和复利都是利息的计算方法,从本质上讲,复利更能体现利息的内涵。因此,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实际上遵循的是复利原则。

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再贴现率

再贴现率是央行扩大或抑制放款的另一种方式。想象一种情况,银行已经贷出大部分甚至全部可贷资金,恰好接近法定准备金率的边缘。如果这家银行刚好处于边缘,而它要到当天营业结束后才能知道是否贷出太多资金或还没超过法定准备金率,而某人可能在银行关门前上门,取出或存入一大笔钱。如果银行算错了,导致它不能满足法定准备金率的要求,那它就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理论上是隔夜)借钱,来平衡放款和存款,以符合法定准备金率的要求。银行经常为此互相借钱,如果银行为此向中央银行借钱,所需支付的利率就是再贴现率。

汇率

汇率是一种货币兑换另一种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种货币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

影响汇率的因素

1、国际收支。如果一国国际收支为顺差,则该国货币汇率上升;如果为逆差,则该国货币汇率下降。

2、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率高,则该国货币汇率低。

3、利率。如果一国利率提高,则汇率高。

4、经济增长率。如果一国为高经济增长率,则该国货币汇率高。

5、财政赤字。如果一国的财政预算出现巨额赤字,则其货币汇率将下降。

6、外汇储备。如果一国外汇储备高,则该国货币汇率将升高。

离岸账户

离岸账户叫OSA账户,在金融学上指存款人在其居住国家以外开设账户的银行。相反,位于存款人所居住国内的银行则称为在岸银行或境内银行。

 

沙发竟然还没被抢!


赶快说点什么吧!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