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影评:一场美丽的梦游,一次人性的洗礼
by 冬瓜 on Jan 09 , 2010 , under 日记 , 656 views , 1 Comment
继《泰坦尼克号》,12年后卡梅隆携带巨作《Avatar》席卷全球,在比全球首映晚将近3个礼拜的情况下,依旧在中国刮起了一次强大的飓风。在上海,有观众甚至不惜彻夜排队,场面堪比春运买火车票,网上电影票甚至炒到了600元一张……实在令人瞠目结舌。而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所谓的3D IMAX版本。而国内能放映IMAX的影院寥寥无几~
一场美丽的梦游
阿凡达里营造了一个美丽又童话的潘多拉星球,na’vi的辫子就是传感器,连接生灵间的情感交流。夜幕降临,不需要篝火点燃前方的道路,自有纯天然的能量指引你的方向。不需要人工的装饰,自然风光早就装点成了布景。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稻城亚丁的夜空,人类生存的地球上也有这么美好的地方!繁星幕布的场景我见过!在稻城在亚丁!那里是梦中的香格里拉,不是潘多拉。细细想来,如果在潘多拉星球上一直没有战争与杀戮,他们就不会居安思危,就不会有如临大敌的紧迫感,就不会有众志成城的凝聚力。
我相信看过此片的朋友一定被片中梦幻般的潘多拉星球所吸引,没错,这正是导演给我们营造的一个全新的世界,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人们开始厌倦人类自己的肮脏,甚至感觉到地球危在旦夕,导演抓住了这个心灵上的缺陷,让人们重新燃起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一次人性的洗礼
从我的角度看来,阿凡达是一部战争片。从潘多拉的美好到她被破坏得满目疮痍不过是一瞬间的事。人物的饱满度我并不认为超越了《泰坦尼克号》,当然当初噱头摆的就是3D电影。有导演说外国人的这个故事很“纯粹”,我想说,“纯粹”是好事,但要想一部电影流芳百世,什么元素是重点?特技?特技会被超越啊~~~我绝非间接诋毁阿凡达,我认为这部电影值得看,但不值得大家这么人来疯地裹着棉袄在将近零下的室外等上一个晚上,为求一张IMAX票!
阿凡达的主线是“文明人”为获得某种矿物而强行侵占“土著人”的领土。
副线1:与na”vi产生了感情-由此可见,人有种族差异,情无论是人或异类。
副线2:与军事长官之间讲不清的情感变化,从起初的瞻仰到最后的反目。
副线3:科学家与军事家眼中阿凡达的意义差异和情感
副线4:潘多拉星球的美好给杰克萨利带来的震撼
。。。
这是部好电影,我对卡梅隆再次仰视,深深地崇拜。建议大家,看不到3D IMAX不打紧,3D版就很棒了。(当然经济条件和身体条件适合,那就选择和平影都,彻夜排队吧)~
什么潘多拉
潘多拉(Pandora,希腊语:Πανδώρα;也译作潘朵拉),希腊神话中火神赫淮斯托斯或宙斯用粘土做成的地上的第一个女人,作为对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惩罚送给人类的第一个女人。众神亦加入使她拥有更诱人的魅力。潘多拉的神话源远流长,以不同的版本出现,并从不同的角度诠释。然而,在所有的文学版本,此神话作为自然神学以解释世界上罪恶的存在。在公元前7世纪,赫西俄德在他的《神谱》及《工作与时日》(Works and Days)是最早有关潘多拉故事的文学著作。
什么是avatar
阿凡达,化身(梵文:अवतार,拉丁写法:Avatar)在印度哲学中,最普遍被认为和众神在地面上的肉体表现形式有关。在梵文中,化身一词具有透过深思熟虑,并且由于特殊目的而从较高境界“下降”、“转世”的涵义。通俗的说,就是天神降临,或者说是天神附体。是毁灭之神湿婆凡身的化身。或者可以理解成神下降到人世用人的肉体施展神的力量,降世神通、天神下凡等词比较接近这个单词的含义。
猜你喜欢
January 9th, 2010 on 13:56
说的好,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