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加载好了...

最近的网络环境怎么样?大家快闭嘴吧!

by on Sep 16 , 2013 , under 公益 , 303 views , Leave a Comment

大V被搞,“谣言”者被抓,这个情况似曾相识,是2009年的夏天?不曾想到,秋天还没到就开始算账了,不管怎么样,在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下近期的一些所谓的政策,总之大家还是别说话了吧!

shutup

诽谤信息被转发超500次、浏览超5000次可判刑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出台《解释》,明确了对于在信息网络中“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认定、入罪标准及适用公诉程序的条件。

在认定上,《解释》规定,“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而在入罪标准上,则进行了严格的量化区分。孙军工称,浏览量5000以上、转发数500次以上的规定,是“经实证研究和专业论证”后作出的规定。但《解释》同时规定,“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则不论浏览或转发数,直接认定为情节严重,依法予以刑事处罚。

《解释》也同时明确了网络诽谤适用公诉程序的条件,对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七种情形,即使被害人没有提起诉讼,也将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摘自http://news.zol.com.cn/article/154004.html

工信部将推APP黑白名单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是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下的国家级网络安全应急机构,王明华表示,针对恶意手机程序泛滥的现状,CNCERT正在制定黑白名单规范,标准出台后安全厂商、运营商、应用商店等可根据黑名单内容,直接在底层对恶意软件进行屏蔽,从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的源头和重点两个主要关口实现对恶意程序的有效治理。

据了解,工信部上线了两大平台对恶意程序进行鉴定: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公共报送平台和应用商店APP报送平台,现在已经有34家主流应用商店进行常态化APP报送,已经累计检测了700万个APP。

王明华介绍,CNCERT对白名单的制定与执行进行指导和监督,具备对白名单的最终审核权,白名单的流程包括注册、推荐、审查、发布、报备和监督。

据了解,申请白名单的应用程序数字证书有效期必须大于两年,企业注册资本必须大于500万,成立时间须大于3年,注册后需要得到两家中国反网络病毒联盟(ANVA)的推荐信,CNCERT将组织不少于3家的联盟成员相对独立的对应用程序进行检测,初审通过后CNCERT进行终审,进入白名单后应用程序在执行过程中使用与白名单中数字证书相匹配的私钥,对报备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进行签名,应用商店须阻止同名但是数字签名不同的应用提交。

王明华表示,CNCERT将设立举报通道,如果白名单成员确实存在违规行为将除名,若存在严重违规行为将剥夺该企业再次申请加入白名单的资格并将违规行为进行公示。

首批白名单工作组成员包括奇虎360、腾讯、网秦、百度、金山、安管佳、联想、趋势科技、恒安嘉新、瑞星、安天,工作组将参与白名单成员审核等工作。

——摘自http://news.xinhuanet.com/info/2013-09/14/c_132720202.htm

高校现”网络红客”监控舆情

9月11日,河南郑州11名高中家长联名向教育部、四川大学等高校寄出“关于呼吁高校勿设置网络红客监督言论自由”的联名信,希望高校废除”网络红客”。

高校中的“网络红客”,专指高校为监控网络舆情、抵制错误舆论而设,主要工作成员以学生为主,每天对学校的BBS、贴吧、学生微博及QQ群进行监控和跟踪了解。

“网络红客”存在于高校中已经不是秘密。媒体报道,天津大学、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都成立了类似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校园舆情管理。

《博客天下》9月5日有关四川大学“网络红客”队伍的报道中提到,2013年3月,四川大学一名大二学生发现学校考证收费不合理,便在个人微博上抱怨了一句。很快,他接到了来自学院老师的电话,劝他删除微博,不要破坏学校名誉。删除微博后,他又更新状态来解释之前的微博。结果不到两分钟,他再次遭到学校领导逼问。他与学校领导争辩,却导致这一天他“被谈心”四次。谈话中,他发现,学院领导除了对自己的网络发言了如指掌,连自己跟同学的抱怨都一清二楚。

——摘自http://news.163.com/13/0913/16/98LRBH240001124J.html

 

沙发竟然还没被抢!


赶快说点什么吧!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