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加载好了...

关于知乎邀请码的那些事儿

by on Apr 11 , 2011 , under 尝鲜体验 , 1,142 views , Leave a Comment

有一个叫做知乎的网站最近特“火”,这个类Quora的问答社交网站火的原因不是因为后台有多硬,也不是因为模式有多牛,而仅仅是因为“进不去”。知乎的严格邀请码制度让大部分望而却步,今天我就把围城里的情景带给大家。

如何获得知乎的邀请码?

一位网友这么问道,知乎的产品经理黄海均如此回答:

知乎会每个用户的活跃度、贡献力度来分配邀请码,因此每个人在知乎得到的邀请码个数是不一样的。具体来说有如下因素在影响着:

提的问题数量(知乎需要更多好问题)
回答的问题数量(知乎也需要好答案)
被关注数(这是个人影响力的一种体现方式)
编辑数量(知乎需要大家共同维护,比如给问题加上合适的话题)
回答的答案,被顶的次数总和(知乎希望合适的人来回答问题,其他知友给你的投票是最好的认可)
其它因素,比如问题被删除、答案被大家认为“没有帮助”、邀请过来的朋友如果提问和回答质量很低… 等因素,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你的邀请码的个数

对知乎严格控制邀请码这种运营方式有什么看法?

一位网友这么问道,Peter He回答道:

这在知乎的前期运营是个好办法,别人已经都讲了。但控制邀请码也不是唯一的关键,有两个地方,用户应该得到更好的指引:一个是在用户刚开始了解知乎的时候,另一个当然是在用户刚进入知乎的时候。

因为有少部分知乎前期用户热衷于炫耀性展示知乎内容 (比如没头没脑地扔个大家都打不开的知乎问题链接这类的),加之在知乎网站之外根本看不到这里面有什么内容 (搜索引擎的也不通),所以很多人对知乎其实只是盲目地好奇。如果这种饥渴营销太过了,加之后来的邀请码又没有针对性发放,新入用户可能会发现知乎就根本不是他们所期待的。各位大侠也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在别的地方我不知道,据说知乎邀请码在豆瓣已经卖到三十小豆以上了 (足够开个小店) 。这可见有些用户是辛苦要来的邀请码,如果他们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那不一定没有弊了,起码口碑会被影响吧。

而且啊,不同用户的能力、期待和兴趣是不一样的。法餐再高级,也不见得人人都爱吃吧,起码不一定会一开始就爱吃。我们去吃法餐时,每上一道菜不是都有侍者告诉我们这原料是什么、如何品尝。随着知乎用户的增加并可能往所谓的 “低端” 走,这个程序是不是也应该要被加上了。比如在Quora第一次提问题的话,会有些教程类的对话框告诉新用户该怎么做之类的。

非关系型封闭邀请的网站,用户除了优质的信息流和内测邀请的优越性外还需要什么利益点引爆流行?

一位网友这么问道,keso回答道:

通过邀请注册模式发展的网站,通常出于这样一些考虑:

规模控制。用户增长意味着资源投入的同比增加,比如Gmail,开始的时候服务器资源逐步到位,如果不控制用户规模,则服务难以支撑。
质量控制。如果不加控制,用户数量与内容质量往往成反比。借助有计划的用户增长,可以逐步引导用户行为,保障内容质量。
关系控制。稀缺的邀请名额,可以保证它们被发给合适的人,从而建立有价值的用户关系,如果你邀请来的人,你自己都不了解、不认识,就很难保证用户关系的质量。这条跟上一条的质量控制也有关系。
饥饿营销。价值常常不是由成本决定,而是由稀缺性决定。制造稀缺,也是在制造需求。不过把邀请当成营销手段的,必须确保你的产品面对的是一个足够大的市场,并且现有用户确实有足够高的活跃度和参与度。

回到问题本身,邀请模式与引爆流行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必然的关联?答案是,不存在。能够引爆流行的,仍然是产品本身的价值。一个毫无价值的产品,无论采用何种手段,都无法引爆流行。

知乎,究竟何许人也

看了以上我为大家“偷”出来的三个问题和答案,大伙是否对知乎有了一些了解呢?其实这就是为什么知乎坚持严格的邀请码制度的原因。

我比较看好知乎现在的状态,就连创新工场CEO李开复也已经投资知乎,但是与此同时有人在网上狂骂知乎的封闭,也有人索性自己编码开站挑战知乎,面对越来越大的舆论压力和spam的涌入,知乎是坚持严格邀请码制度呢还是开放注册?不管知乎下一步会怎么走,希望UGC的质量不会下降。

最后唠叨一句,本人手上目前没有知乎邀请码,如果有的话会第一时间分享给大家。

 

沙发竟然还没被抢!


赶快说点什么吧!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