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国跨年游记之冰城哈尔滨
by 冬瓜 on Feb 03 , 2013 , under 旅行摄影 , 459 views , 1 Comment
一直憧憬的雪国行程总因为各种冷的借口而被推迟,终于还是鼓足勇气出发了,时间正好赶上了跨年,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作为南方人看到白雪皑皑很兴奋,但也确实冻得够呛,东三省给我留下了什么印象呢?雪国游记开始播报!
所谓冰城,也就是出现在每年的冬季,哈尔滨的温度极低,夜间最低可以有零下四十度,哈尔滨人特别喜欢造冰,满大街都是冰,说实话,除了冰之外,还真没发现这座城市有啥特别之处。(注:照片可以放大看噢!)
冰城初印象
2012年12月31日,也就是2012年的最后一天,我们乘坐火车从长春来到了冰城哈尔滨,这里比想象中的还要冷,也是我们东三省之行中最冷的地方,没有之一。哈尔滨两大印象:冰、烂交通。先说第一个,如上图,街上都是冰雕,真惊奇明年这么高需要多少人工。第二个烂交通,天冷地滑车都开得很慢,然后车还很多,所以几乎每条马路都是堵车的,特别是松花江公路大桥,然后还打不到的,即便有空的也会给你乱开价,非常不方便!
刚到哈尔滨的时候,在火车站根本打不到的,交通也是乱哄哄的,后来步行了一公里到了一条大马路上,结果还是打不到的,无奈只能乘坐无证机动车了,短短一段路居然要30元,晕死,但是,除了这个之外居然别无选择了,无奈!因为四点就要天黑,再不作决定天就黑了!
索菲亚广场
2013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在哈尔滨城里转悠,个人感觉哈尔滨实在没什么好玩的,一两天真的是足够了。第一站来到了索菲亚教堂,算是哈市最有代表性的建筑了吧。
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1907年,原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中东铁路的随军教堂,是当时远东地区最大的砖木结构的大教堂,也就是俄国留在东北的产物之一。
来哈市旅行的人必定会来索菲亚教堂逛逛,因为你会发现哈市除了这里,真的没啥永久建筑可看了(当然冰雕除外)。
我倒是对索菲亚广场旁边的一座钢结构塔兴趣浓厚,于是冒着极寒拍摄了几张。
哈尔滨的冷算是领教了,我们亲爱的三脚架同学就牺牲在这里,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三脚架在距离地面半米不到,一不小心掉在了地上,捡起来发现已经散架了,orz。从此之外,再也没能在东北用上三脚架,哎!
另外,在哈尔滨的那几天,基本都是在室外呆不了半个小时就得进室内一次,实在是太冷了,手直接冻疼了,只能进室内了!
日光下的钢塔,拍摄作品。
哈尔滨市区街道内随处可见的蒸汽造就了这幅照片。
待到夜晚时分(其实也就是5、6点,太扯蛋了!)再次来到了索菲亚广场,拍了几张夜景照片之后匆匆走人,太冷了!
夜里的索菲亚教堂似乎更加好看,可能是因为白天有雾霾的关系吧!
中央大街
由于离俄罗斯很近,且与俄国本来就剪不断理还乱,所以哈尔滨除了冰块之外,能看的与人文有关的也大多与俄罗斯有关,其中赫赫有名的中央大街也是如此。
所谓中央大街,也就一条极其普通的步行街(不好意思可能伤害了哈尔滨人民的感情),但真的确是如此,我如此强烈批评中央大街的原因在于:中央大街到处都是乱七八糟的店,吃饭的地方极少,几家有名的西餐厅都是人满为患,排队几个小时吃上西餐是常事,太作孽了。
中央大街上也都是冰雕、雪雕,上图是鸟叔的雪雕,还算有点时尚感。
真的是各种冰雕啊,一路上都是各种各样的冰雕,其中大部分还是商业冰雕,冰城名不宣传!
放心吧,这里的冰结得可结实了,所以各位博友无需担心我的体重会压垮它,哈哈。
著名的马迭尔冰棍,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虽然很冷很冷,但是吃冰棍的时候却没有那么冷,反而觉得味道还不错,谁能用科学解释一下这算什么情况?不好意思,这张吃相有点破了。
夜晚时分,再次来到中央大街(其实是为了吃华梅西餐),熙熙攘攘的人群,比白天的人还要多,真是佩服大家的防寒能力。
夜晚的哈尔滨可以降到零下三四十度,我们刚好赶上了所谓的极寒,一天晚上的最低气温达到了零下三十七度,怪怪!我们还测试了前段时间网上很有名的一个视频,就是热水在极寒下瞬间变雾的,果然测试成功,只不过要想做成需要两个条件:水够热,泼洒的速度够快。
松花江
传闻中松花江哈尔滨段一到冬天就会冰封,然后江面上还有各种娱乐活动,本着南方人对这种事情一贯的好奇,穿过了中央大街来到了松花江边,首先看到的是防洪纪念碑,1998年松花江特大洪水历历在目。
又见冰雕,这里是哈尔滨冰雪欢乐谷,一个季节性的欢乐谷,因为是在松花江面上建造的。
其实很佩服哈尔滨,每年都要造那么多冰雕,来年还得重新来啊!
顺着阶梯下到了松花江上,对,是松花江上!小心翼翼地挪动着,看着脚下的冰,惊恐地想象着要是自己掉下去会怎么样,成为王盛教?其实,我的担心不是多余的,确实每年都会有很多人掉下去,所幸我们呆在相对安全的区域,看到脚下这块冰上的裂缝了吗?
冬天的松花江真是个神奇的地方,人们若无其事地在上面走来走去,进行着娱乐活动,压根不把这里当作河流看,如果哈尔滨持续寒冷的话,我估计这里都能发产权证了。
松花江上的马车,马儿真够可怜的,松花江上风非常大,所以比哈市市区更冷,像我们的话一般都坚持不了半个小时,幸好江面上还有临时的暖气室,吃不消的时候可以进去取取暖。
后面就是松花江公路大桥了,其实河面冻起来的感觉还不赖。
看呐,冰冻的江面上还有汽车开来开去,实在是神奇啊,这冰到底是有多厚啊,可见哈尔滨真的不是一般的冷!
松花江上各种冰上活动数不胜数,人们在抱怨寒冷天气的同时,也享受着冰雪带来的乐趣。
冰雪滑滑梯,滑一次20元,其实吧,挺坑爹的。
实在冻得不行了,在参加了几个活动之外就速速逃上岸了,此时天快黑了(其实才3点多),而江面上却还挤满了享乐的人群,想必此景只在哈尔滨能看到了!幸好松花江江面够宽,足够容纳这些人,当然,冬天大伙过江也多了一种选择。
危险,禁止野浴啊亲!我说,江边的告示是不是根据季节换一下呢,呵呵,这里的季节性太明显了,夏天的哈尔滨与其他城市根本没什么两样,一旦到了冬季就完全面目全非了。
这姑娘厉害,这么寒冷的天气,还要吃冰糖葫芦,事实证明这里的冰糖葫芦确实挺好吃,唯一的问题是:冻得太牢了,吃起来阻力巨大,牙齿都快嘣了,结果还是得进了室内才吃!
冰雪大世界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冰城冰雕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哈市最坑爹的地方,门票居然要300,想想也是,这地方一年只营业短短几个月,此时不宰你更待何时!其实我的建议是,这里的冰雕固然好看,但说到底还是冰啊,花300元进去活受罪实在划不来,个人觉得不值,而且景区服务态度极差!
冰雪大世界在江北的太阳岛,虽然距离市区也不算太远,但交通非常非常的不方便,一是很难打的(我被告知了120元的天价),二是公交车太少,7点就是末班车了,汗死。
温度计显示零下三十七度,身边还都是冰,我承认冰雪大世界是哈尔滨乃至此行最冷的地方,没有之一!
这里的一切都由冰块制成,等到来年四月这里就是一滩水。
可能是因为名声在外的关系吧,冰雪大世界人满为患,我粗略地看了一下,人的数量比冰块的数量多。
如果说在哈尔滨室外不能呆超过半个小时的话,那我觉得这里恐怕连20分钟都呆不到啊,手冷得直发抖,冻僵了之后连相机按钮都按不动了,而相机也因为极度的寒冷而数度罢工,无奈连对焦功能也变得迟钝无比,而遥控器等电子设置早已冬眠去了,只留下了我孤独的身影。
冰雪大世界每年的冰雕都有些不一样,这也是它唯一的特色,再加上五彩缤纷的灯光,好看确实挺好看的,本想通过摄影出佳作的方式让300元的门票变得值得,可是进来后却发现根本没办法出好片!
瞧这妹子,眼睫毛和头发都挂了一层霜,就连口罩也不能幸免,用“呵气成霜”形容这里的温度并不为过,谁再说北方不冷我跟他急!冰雪大世界设有一个室内休息区,里面有各种令人向往的热饮食物,价格是真的贵,但是对于那些受尽了寒冷的人们来说还是选中送炭。
冰雪大世界面积还挺大,有各种主题的冰雕,有的甚至有几十米高,怪怪,最苦的还是那些工人啊,这么冷的天给你们造这种东西。
很遗憾因为这里天黑的太早没能看到白天的冰雪大世界,不过现在想想,即便来得更早,恐怕也会因为寒冷而提早退场的。
我最喜欢的冰雪大世界的角度,就像在迪士尼乐园一般梦幻。
在这种环境下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勇气,比如拍照,比如系鞋带,比如从包里拿水喝。
据说太阳岛上还有一个雪博会的地方,就是专门看雪雕的,门票价格也是贵得吓人,自从看完了冰雪大世界之后,我就再也不想去类似的地方了。
传说中的大理三塔?
这个时候其实人都已经凉透了,吃力地笑!
冰城之旅结束了(请记住,我是逃出来的),人生对水的固体形态又有了新的认识和见解。
February 5th, 2013 on 19:30
[…] 上海-长春 2012年12月31日 长春-满洲国皇宫-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详见游记:冰城哈尔滨) 2013年01月01日 […]